“中年夫妻已经不需要性生活了”:维持中年婚姻的,从来都不是性

你中招了吗?

“今晚不行,我累了。”“都老夫妻了,还折腾啥?”“孩子还没睡呢,别闹了。”

这些对话是否耳熟?在无数个夜晚,它们悄然成为中年夫妻卧室里的背景音。性,这个曾经让两人心跳加速、面红耳赤的字眼,不知从何时起变成了optional(可选择)的附属品,甚至被一些人视为婚姻中可有可无的存在。

朋友阿琳和丈夫结婚十五年,最近一次聚会她坦言:“我们已经一年没有性生活了,但感觉也没什么问题。”令人惊讶的是,桌上七对中年夫妻,有五对纷纷表示“我们也是”。

这不是特例。《纽约时报》曾报道,约有15%的夫妻近半年内没有性生活;日本社会调查显示,47.2%的夫妻处于无性婚姻;而在中国,根据潘绥铭教授的研究,超过三分之一的夫妻正经历着“无性”的婚姻生活

“无性”真的等于“无爱”吗?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很多中年夫妻虽然性生活频率大幅下降,但婚姻依然稳定幸福。性学家指出,当最初的激情褪去,真正维系婚姻的往往是比性更深刻的东西。

深夜加班回家时,桌上留着的那盏灯和一碗热汤;生病时,那个毫不犹豫请假陪你去医院的人;父母生病孩子闯祸时,那个第一时间站出来说“别怕,有我在”的战友。

这些瞬间里,没有性的存在,却充满了爱的实质。

社会学家约翰·李将爱情分为六种类型:情欲之爱只是其中一种,还有陪伴之爱、现实之爱等。中年人的爱情,往往从情欲之爱过渡到了更坚实的陪伴之爱。

我见过一对夫妻,丈夫阳痿多年,但他们依然恩爱。妻子说:“我们不能做爱,但我们每天牵手散步,夜里相拥而眠,这比性更重要。”

性可以带来高潮,但只有亲密才能带来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正是中年婚姻最坚实的基石。

当然,这并非为那些用“冷暴力”折磨伴侣的人开脱。判断无性婚姻好坏的唯一标准是:双方是否都感到舒适和幸福

如果一方仍有需求,另一方却长期冷漠拒绝,这就需要认真沟通解决了。性学家建议,夫妻间应该开诚布公地讨论性,而不是假装问题不存在。

那么,究竟是什么在维持中年婚姻?采访了数十对结婚15年以上的夫妻后,得到了这些答案:

“是深夜醒来,发现他下意识地为我掖好被角的瞬间”“是我一句话没说,他就知道我今天在工作中受了委屈的默契”“是一起面对父母衰老、孩子叛逆、身体走下坡路的战友情”“是无论发生什么,都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个人永远会站在我这边的安全感”

这些点滴瞬间,比性更有力地维系着婚姻。

心理学家埃里希·弗罗姆在《爱的艺术》中指出,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而不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中年人的爱,从被动需求变成了主动选择

性可能会随着时间淡化,但亲密感不会——它只会转化为更深刻的存在形式。深夜长谈的默契,一个眼神就懂的笑意,共同经历风雨后的相视一笑——这些才是中年婚姻真正的黏合剂。

所以,不要再为床上那点事焦虑了。判断婚姻好坏的标准从来不是性生活的频率,而是亲密度的深浅。******

最好的婚姻不是激情燃烧的烈火,而是温暖一生的余烬——不灼手,却持续提供着热量。

今夜,假如你没有和伴侣做爱,但你们在客厅各自看书时偶尔抬头相视一笑,或者睡前简单交流明天谁送孩子上学,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拥有了中年婚姻最美好的状态。

所谓幸福,不就是在这琐碎日常里,找到心安吗?

发布于:浙江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