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地多走动,子孙更有福”:人过五十,这4个地方多走动

人一过了五十啊,这颗心就老想着给孙儿孙女攒点儿福气。可福气这东西,不像存钱,放银行就能生利息。我今年整六十了,看着家里的孙子孙女,我这个做奶奶的就在琢磨:咱这普通人家,怎么才能让孩子们以后的路顺当点?我慢慢琢磨出一个理儿:人过了五十岁之后,腿脚勤快点,多去四个地方走走看看,那份关心啊,自然就落到孩子们心坎上,福气也跟着来了。

第一地:常在校门外望一望。

小孙子过几天要上小学了,我心里总惦记。这让我想起孙女刚上学那会儿,我也爱在放学点溜达到校门口去。倒不是特意接送,就是远远站着看看。一群小娃儿涌出来,那个眉眼像她爸、一眼瞧见我就笑起来的就是我家孙女。“奶奶!”她脆生生喊一句,书包在背后一跳一跳就奔过来了。这一声,孩子心里踏实,我这心里头也像吃了桂花糖似的,知道她在外面是开心的。

孙子上小学,这习惯我还没丢。盘算着,以后得空就去校门外转转,哪怕隔着段距离,看他背着书包蹦蹦跳跳走进校门,或者混在一群小脑袋里高高兴兴出来,我这心就安生了。孩子知道自己总被惦记着,心里头就亮堂,路也走得踏实些。

第二地:和街坊邻居常走动。

咱们这把年纪的人,就怕家里太冷清。以前喜欢关上门过自己日子,可日子久了,家里静悄悄的,孩子们回来也觉得没趣。后来我想通了,有空就去隔壁王婶家坐坐。聊聊我那小孙子前两天怎么爬树掏鸟窝,弄得满身灰;也问问她家刚学会走路的小外孙是不是又添了新本事。

这么来回走动着,家里也热闹多了。孩子们回来看见我们老姐俩在院里边剥豆子边聊天,他们话也多了,笑也多了。上回孙女挨着我说:“奶奶,您现在爱说爱笑了,家也像个家了。”这话听得我心里暖。和邻居常来往,自家的门敞开了,人心也敞亮了。这也让孩子们看到了,邻里和睦,家才更有烟火气,过起日子来才更有劲儿。

第三地:公园里找找乐子。

以前总觉得公园那是年轻人带孩子去的地儿,我们去凑什么热闹?去年开春,让老姐妹硬拉着去了趟公园,跟着大伙儿扭了扭,这一扭可好!认识了好些年纪差不多的伴儿,精气神儿都足了。

现在习惯了,每天下午差不多时候,就遛达到公园。音乐一响,管它动作标不标准,图的就是一个乐呵。周末孩子们过来,远远瞅见我在人群里跟着音乐摆手扭腰,都笑得不行。小孙子直嚷嚷:“奶奶跳舞好起劲儿啊!我也要学!”自己乐了,精神头也足了,孩子们看见咱们活泛起来,嘴上笑话,心里其实也高兴。“家有一老”,咱自己得活出个神采,孩子们才更安心,家里的氛围也更轻松不是?

第四地:去老地方走走,讲讲旧事。

前阵子天气好,我拉着老伴去了年轻时我俩总溜达的那条老街。街口的老梧桐树还茂盛着呢,大夏天遮出一地荫凉。青石板路重新铺过,干净平整。走到以前那个熟悉的转角,老伴指着那个依然开着的小铺子,乐了:“这不是当年你最爱来买芝麻糖的那家?五分钱一小块,你得揣半天才舍得咬一口。”

这话勾得我俩都笑起来,笑着笑着,眼睛有点湿润。回家后当个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小孙子听得眼睛发亮:“奶奶,那糖铺还在呀?咱们啥时候去尝尝?”一棵树得知道根在哪儿。带孩子们去老地方转转,拍拍那棵老树,讲讲当年我和你爷爷怎么认识的,让孩子们知道咱家的过去,这里头有咱们的根,有老辈人过的日子。

不少人觉得,人老了安安稳稳待家里,少打扰儿孙最好。

我可不太认这个理。咱们这辈人,从来不是‘负担’,那是孩子们心里的一棵老根儿,稳稳当当的。多往校门口走走,是让孩子们知道,无论外头风雨多大,家里总有一道目光在身后暖着;多和邻居聊聊,换来的是一份份热乎的人情暖意;多去公园活动活动,是让咱这把老骨头活出点鲜亮劲儿,也给孩子们添点心安;多去老地方看看讲讲,是让这家风的根脉,在孩子们心里扎得更深些。

这些日常的‘走走看看’,走的是一份念想,看的是家的传承,慢慢凝聚的,是子孙后辈平顺踏实的暖意。老话说:“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咱们这“一口气”,得活成润物无声的和煦春风,吹暖孩子们心底的每一个角落;咱们这“一张皮”,更要做一棵枝繁叶茂的扎根老树,稳稳撑起一片荫凉,让那一份份福气,自然而然地栖息在咱家这片枝叶上,一代又一代。

发布于:浙江

上一篇:人过五十,尽量少在熟人面前说的5句话,免得事后懊悔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