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已婚女性都经历过人流”:当婚内流产成为常态

来源:十点人物志

撰文

|晓雯

编辑|灯灯、野格

十点人物志原创

最近,一则题为《为什么已婚流产就很平常》的帖子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

许多人发现,当未婚流产的女性还在经受强烈的道德审判时,已婚女性流产却成了和感冒吃药一般寻常的事件——身边不少结了婚的女性朋友、同事、家人都做过流产手术,流产的体验甚至成了家庭聚会或办公室闲聊中的常见话题。

评论区中也有医护人员分享,称自己在工作中感受到,35岁以上的已婚女性已成为人流手术的主力军,婚后流产一到两次属于常见现象,而且许多女性会独自来医院做手术,丈夫通常在上班,并未陪同。

本文作者晓雯生活在中部省份的县城,关注到这场网络热议后,她惊讶地发现,无论是老一辈的奶奶,妈妈,还是和自己同辈的姐姐,家庭中的大部分女性都有过流产史。每个人流产的原因各不相同,有人是因为身体不好难以保胎,也有人因为经济压力和个人规划选择放弃孩子。

同样是流产,婚前流产和婚后流产,女性所遭受的社会舆论截然相反,但流产对女性身心造成的伤害,却始终残酷。

陪表姐堕胎,我经历的尴尬时刻

“艳霞,你怎么在这里?”

“我三舅家妹妹身体不舒服,我过来陪她看看。”

医院里,有人和表姐艳霞打招呼,我跟在表姐身旁,也立马欠身微笑示意。对方礼貌地点了点头,没说什么就离开了。人一走,我和表姐对视一眼,长嘘一口气——今天怎么这么凑巧?来医院不到一个小时,已经三次碰到熟人了。

我们低着头躲避路人目光,表姐也无奈,毕竟这是我们这儿城乡新农合医保定点的唯一一家二级医院,在这里就医,能报销90%的费用,可不都是咱们镇上的人嘛。表姐满脸歉意,对于把我拉出来当挡箭牌感到不好意思。我摆摆手表示不在意,“反正我也不常在老家,要是让你们单位的人知道你来流产,回公司还不知道要传你什么闲话呢”。

表姐结婚前,曾经遭受过闲言碎语的攻击。那时她和第一任男友恋爱,后来因为双方家境不匹配,和平分手。哪知没多久,男方母亲就检查出肝癌晚期去世了。刚进社会的表姐不设防,无心和同事们提起这件事,结果被她们安上了“艳霞命硬,还没进门就克死了准婆婆”的帽子,甚至有人私底下编故事,说在医院碰见过表姐,肯定是去“拿娃娃”的,流言传得有鼻子有眼,明里暗里嘲讽她“不洁身自好”。

十年后,年过三十、已婚已育的表姐真的来“拿娃娃”了,一向体面要强的她想起过去的流言,仍心有余悸。恰逢我回老家办事,表姐便问我有没有时间陪她去医院买个处方药,去医院的路上,我才知道原来她又怀孕了,刚满一个月。

表姐家的小孩才过完周岁,结婚时买的房子延期交付,至今还在租房,而姐夫的工作在这几年也换了好几遭。如此“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表姐自然是不想要二胎。她还和我开玩笑说,她最近几天上下楼都用跑的,什么重活儿都干,盼着能自然流产。

“不想要孩子,为什么不做好安全措施?”看着表姐强颜欢笑的样子,我说不出责怪的话,除了心疼,只能鞍前马后地帮她跑腿买东西。

人流手术比我们想象中复杂。先要挂妇科门诊填写情况,排队照B超确认孕周和孕囊,然后和医生商议选用药物流产还是负压吸引术,接着办理住院,最后才能确认人工终止妊娠的程序细节。

妇产科的走廊 | 图源视觉中国

光是等待B超,就耗费了两个小时。表姐和我念叨,她是上班期间偷溜出来的,没想到还得由丈夫本人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我和护士求情,姐夫上班的地方离这里60多公里,往返100多公里,跑一趟太耽误事儿了。住院护士态度强硬,还言之凿凿地说了一句令我震惊的话:“你都结婚了,丈夫不签字,就想自己流产? ”

就这样,原本表姐设想中“上午手术、下午上班”的计划泡汤了,最后不得不请了一周假做手术,全单位的人都知道了。

令表姐意外的是,这回大家的反应却友好了许多,女同事们纷纷关心她,帮她分担工作,年长的大姐们也卸掉社交面具,在办公室毫不避讳地分享自己流产的细节,聊天气氛一度十分火热——仿佛结婚后,流产就成了女人间再正常不过的话题。

家族女性流产史

在我们家,几乎所有女性长辈都经历过流产。

小学时,我无意间听大人们闲聊得知,我上面还有一个哥哥或姐姐。父母结婚次年,农活繁重,母亲终日在田埂间劳累,有一天觉得肚子疼,才发现自己怀孕了,但知道的时候小孩已经“掉”了,婚后第三年才有了我。

90年代,农村的生育政策稍微宽松一些,有照顾民情的“一胎半”政策,即如果第一胎是女儿,间隔四年之后,允许再生一胎。因此我们这辈人,几乎全是相差四岁的姐弟组合。

得益于我是“半”,父母还有生“一”延续香火的机会。生下我之后,不到四年母亲又怀孕了,但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没有留下那个孩子,一直到2000年弟弟出生,她才上环结束生育。短暂的六年里,母亲怀四产二,妊娠纹爬满了腰身腹部,胸部下垂得厉害。但她不以为意,每次提起,那轻松的口气和姿态,仿佛在谈论一件很平常的事儿。

我上大学后,有一年暑假回家,带了一本莫言讲述生育政策变革的长篇小说《蛙》。有一天,我发现母亲在津津有味地读这本书,还点评道,原来大作家写的是村里的故事呀,这些事儿她们都经历过,我由此得知了家族里许多女性惨烈的生育史。

家乡萧瑟的街景 | 图源作者

我姑父的妈妈生了九个孩子,夭折了三四个。生到最后产道松弛,走在路上子宫掉出来,她就停下来用手塞回去。生完老小后,姑父的妈妈子宫出血,原本不重的疾病竟然引发感染,最后带走了她,走时才四十多岁,一天好日子也没过上。

初听这个故事时我还天真地问,为什么那么穷还要生那么多孩子?长辈们回答,以前农民根本不知道怎么避孕,只有工人家庭才知道。

农村医疗条件差,人们缺乏卫生知识,和生育有关的经验,只能靠一代又一代女性口口相传。我奶奶说,我二妈在生我堂哥前怀过一个死胎,还是她看出来的,“眼看着过了四个月肚子就没变过,不对劲儿,我让她赶紧去大夫那里瞧瞧,结果发现那娃娃不长了,你二妈哭的呀……”

二妈个头刚过一米五,瘦小、能干,以前她和我二伯一起卖菜时,经常在夏天的晚上整夜守水浇地,秋收时坐在绑满玉茭的蹦蹦车顶上压车,戴着一个紫色头巾,三轮蹦蹦车轰鸣而过,她的头巾随风飘扬,看上去充满生命力。

我家和二伯家隔着一道墙住了二十多年,没有人问过这些伤心的过往,二妈也从来没有提起。在她的生命中,这些疼痛的瞬间可能都被一笔带过了,只剩下为家庭和孩子奔忙。

而到了我这代年轻人,流产依然是无法避免的事故。陪同表姐去医院做手术时,我恍惚间想到,在我上中学的时候,表姐也是这样陪同她的姐姐去做手术的。家族里的女性,似乎总在默默吞咽着生活的苦果。

未婚堕胎,道德沦丧?

虽然流产对于已婚女性来说像是家常便饭,但对于未婚女性,却往往会引起严重的道德审判。

我成长在农村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没有秘密,一点点风吹草动,很快就会传遍小镇。我们这里结婚或相亲时还有一个“包打听”环节,男方家人会找几个相熟的人来问问女方品性如何,做事规矩与否。

我有一个叫圆圆的远房表姐长得很漂亮,初中时父母离异,她跟着表姑从市里转学回我们镇上读书。姐姐打扮洋气,说话好听,人很时髦,很快就成了混混们追求的对象。其中一个男生对她爱得热烈,几乎每天都骑改装后的摩托车到家门口接送姐姐上学,过生日时还花了1000多元送礼物,姐姐也渐渐心动,开始与他出双入对。

后来有人碰见过好几次姐姐从那男孩子家出来,恰逢当时姐姐有事儿请了一周假,大家便断定两人肯定偷尝了禁果,女孩子去打胎了。随着传的人越来越多,学校里的老师都跑来问表姑是什么情况,要注意关心孩子。人言可畏,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姐姐连中考都没参加就辍学了,从此一个人去了商场卖衣服,很少再回村里来,过几年听说在外地找了个男朋友,连我们省都不回来了。

其实谁也不知道姐姐请假的那周去做什么了,但一传十,十传百,姐姐堕胎似乎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实。村里的人们对她指指点点,在传统贞洁观中,女性的处女身被视作结婚资本,像我这个远房表姐般疑似有“前科”的女性,则被评价为“赔钱货”。按照老一辈人的说法,“圆圆这年头想嫁在近处也难了”。而当年和姐姐在一起的男孩,却早已在本地结婚,现在都当爸爸了。

因为恐惧流言,许多未婚女性怀孕后,只能偷偷去堕胎。

图源电视剧《问心》

婷婷是我旅行中认识的驴友,为人大大咧咧,潇洒不羁,浑身有七处大小不同的纹身,唇钉、脐钉、舌钉、眉钉打了个遍,初次见面往往会给人留下难以接近的印象。我们混熟了以后,她才和我袒露为什么这副打扮。

婷婷大学刚毕业时,被一个前辈连哄带骗发生关系,没做安全措施,导致怀孕,去找对方时,她发现对方还有女朋友,且准备马上结婚了。她思前想后,还是给女孩打了电话告诉她真相,“那女孩是个很好的人,哭着问我说我是不是自愿的,要是我和他两情相悦,就把男生让给我,我说不是,于是她给我打了六千块钱让我打胎,最后还是和那个人结婚了”。

婷婷不敢让周围人知道她要流产,专门跑到离家很远的城市,一个人去了医院。手术后实在想妈妈,婷婷借口休年假,回家住了一个礼拜才走。后来她不断反刍这段经历,痛骂自己愚蠢。如今她宁愿打扮得很凶,看起来不好惹,甚至有时候说自己是“拉拉”,也不想再被人欺负,更害怕别人发现她曾“道德沦丧”过。那晚我们夜谈了良久,最后都化成了一声叹息。

生育带来的伤害,大多由女性承担

在女性怀孕、流产这件事中,有责任感的男朋友或丈夫往往会表现出心疼和不忍,全程陪伴女方手术,但也有很多男性的态度令人很费解。

我老公有个发小叫黄俊,黄俊有一个相恋多年的女朋友,两人毕业后就同居,女朋友满心欢喜认定了他,以为两人结婚是水到渠成的事,我们四个还一起吃过饭。当时老公和我说,黄俊有点心不定,一直挑挑拣拣,总想找个条件更好的女人结婚,期间女朋友还为他打过胎,也没能挽留住黄俊。

后来,黄俊和一个富家女结了婚,对方是独生女,开奔驰,家里有好几套房。婚后,黄俊的日子一直不太安宁,他说是因为老婆强势、骄纵、花钱如流水,婆媳矛盾太多,夫妻感情薄弱,育儿观念不和……婚姻中的琐事令黄俊心烦不已,终于在一次争吵爆发后,老婆扇了婆婆一巴掌,黄俊也利落地回击了老婆一耳光。

从此两人分居,开启了长达两年的诉讼离婚拉锯战。

每每追忆往昔,黄俊后悔不已,不是后悔他没能处理好家庭关系,而是后悔当年作孽,让女朋友流产,上天才给他换了这个“悍妇”做报应。一想到前女友拖着堕过胎的病体再嫁人,他就自责难过,几度酗酒消愁,半夜给前女友打电话,却对真正有法定婚姻关系且共同育有一子的前妻不闻不问,每个月打过去最低档的抚养费1200元,一年也见不上孩子一次,问起来他挥挥手,态度很潇洒:“反正孩子跟我姓。”

图源电视剧《三十而已》

可能很多女性自己都未必清楚,流产手术会给女性的身体带来不可逆的伤害。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全球约 10%-15% 的继发性不孕与人工流产相关,多次堕胎会造成女性宫腔粘连、输卵管阻塞、子宫内膜损伤,术后感染可能引发盆腔炎,长远来看则会造成女性习惯性流产、胎盘异常等。

我们村屋后排的嫂嫂就由于一次流产后多年不孕,天海南北看中医,花了七八万,最后还是选择试管才迎来了龙凤胎。这时候,距她结婚已经过去了六七年,这些年她的日子极不好过,她那与人为善的家婆就曾和我妈奚落她“连窝老鼠仔也没下下”,难以想象关上门后,她所承受的家庭压力有多大。

无论女性的个性如何,是强势还是软弱,都无法改变她们实际承担的生育之痛。

那天,我和表姐坐在长排凳上等到中午,姐夫才匆匆赶来。姐夫来的时候满头大汗,手里还给我们拿了两个包子和玉米。表姐接过包子,没一句好话,让姐夫赶紧签完字回去工作,别耽误挣钱。姐夫像个做错事的小孩,跟在表姐屁股后面,一路被数落。

平常家里人总说表姐强势,外人面前也不给老公面子。我正准备劝说表姐别动气,有话好好说时,看着她因生产导致的满脸黄斑,想想她因剖腹产做过的子宫肌瘤手术,还有产后哺乳尚未恢复的身材,默默把话咽了回去。毕竟,在生育这件事里,她才是唯一承担所有伤害的人。

文中人名为化名。

上一篇:当年非常珍贵的玩意,收了几年过期了,清理了一波,全扔了
下一篇:北欧神话破灭?挪威生育暴跌至1.4,福利越多新生儿越少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