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看见美丽中国丨把断流之痛化作生态之美 母亲河生态蜕变向“绿”而行

从青藏雪域到渤海之滨,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绵延五千多公里,滋养着神州大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沿黄9省区,并在上中下游分别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部署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今天的特别节目《看见美丽中国》,让我们一起顺着黄河水流经的方向,分别从上中下游看母亲河的蝶变。 ......

政治

传习录丨总书记心系雪域高原

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藏这片雪域高原和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一直牵挂在心。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重温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总监制丨闫帅南 监制丨李浙 王元 制片人丨吴晓振 制作丨刘浩臣 编辑:束孟卿

政治

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

来源:大象新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作出科学解答。大象新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金句》系列策划,今天推出《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 ......

政治

壹视界·微纪录片|余村二十年的绿色蝶变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考察,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引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 余村的变迁,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好例证。20年来,余村沿着习近平同志指明的这条道路成功实现了绿色......

政治

感知生态之变丨山水工程绘就1.2亿亩生态新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让1.2亿多亩土地焕发生机,下面就让我们来感知这场生态之变。 乌梁素海被誉为“黄河之肾”,是北方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 这段......

政治

心相近|“看到一个新的中国”——追寻乔治·何克的足迹

新华社伦敦8月17日电 80年前的夏天,英国青年乔治·艾尔温·何克病逝于甘肃山丹,没能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时刻。 作为记者,他留下对中国抗战的大量报道,他的著作《我看到一个新的中国》至今被人们铭记。他以“为中国的黎明培育新人”为目标参与创办的学校,至今薪火相传。 2015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英国期间,深情讲述了何克撰文揭露日本侵略者暴行、积极投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感人故事。 今......

政治

习语|“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纪念抗战的重要时间节点出席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纪念抗战胜利等活动,前往抗战纪念设施、遗址缅怀先烈、致敬英雄,强调“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中国人民在抗日战......

政治

习近平牵挂的塞罕坝 创造“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由于开围放垦、连年山火,这里一度沦为“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原。为了防风固沙,守护家园,国家决定在这片荒原上建林场,筑起绿色屏障。1962年,369名风华正茂的青年从全国18个省(市)奔赴而来,他们怀揣着“向沙宣战”的信念扎下根去。三代人接续奋斗,创造出“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

政治

第一视点丨这只猴子,为何诞生在西湖边

来源:中国蓝新闻 2024年,诞生于西子湖畔的首款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破石惊天”,开售2小时登上多个国际游戏平台榜首,最高同时在线人数突破300万人。天命人挥起千钧棒,世界记住了这只桀骜骁勇的猴王,也记住了“动漫之都”杭州。2005年4月8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调研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动画学院,他十分关心动漫人才的培养,亲手在校园种下了一棵杜英树,这一天他还专门前往中南卡通调研。在......

政治

时政微视频丨山河铭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华民族迎来正义的胜利时刻。 14年的不屈岁月里,中国人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体同胞以血肉之躯共赴国难,无数先烈用鲜血浇筑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每个中国人都不能忘却的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政治

习近平的民生之问丨“今后村民收入靠什么?”

中新网8月15日电 题:习近平的民生之问 | “今后村民收入靠什么?” “今后村民收入靠什么?” 听到时任余村党支部书记鲍新民关于村里关停矿山、水泥厂的汇报,习近平同志关切地询问道。 这一幕发生在20年前。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到正处在转型十字路口的余村调研。 余村是浙江湖州安吉县天荒坪镇下辖村,三面环山,自然环境优越。上世纪80年代,余村依靠丰富的石灰岩资源发展“石头经济......

政治

镜观·回响|纪念胜利 铭记历史 开创未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伟大抗战终获胜利中华民族浴火重生血泪浸染的历史册页由此开启新的篇章 2020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出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仪式。 在当日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

政治

江山如画:从海拔0米到4000米 领略“两山”理念新图景

来源:南方网 今天(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20年前的今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余村考察,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牵挂的大事。从主政地方时期起,他便以深邃的战略眼光,将守护碧水蓝天、涵养绿色家园置于发展的重要位置,亲力擘画、笃行不辍。党的十八大后首次离京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指出:“要实现永续发展,必须抓好生态文明......

政治

壹视界·微视频 | “两山”理念指引美丽中国建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20年前在浙江工作时提出的“两山”理念,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 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重访浙江安吉县余村,看到村里的变化后欣慰地说:“余村现在取得的成绩证明,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 答卷,写在绿水青山间,也写在亿万人民心间—— 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2024年全国重点城......

政治

纪录片|山水长歌

巍巍青山为证,泱泱碧水作歌。20年间,生态文明的底色更浓,幸福生活的成色更足。中国大地上,跃动着一曲动人的山水长歌。 二十多年前,浙江安吉余村因发展“石头经济”,山变“秃头光”,水成“酱油汤”。痛定思痛的余村人决定换种活法——关停矿山和水泥厂。如今,良好的生态环境持续地为余村......

政治

学习新语·抗战|铁军忠魂 永不褪色

这是一段壮怀激烈的烽火岁月 这是一场涅槃重生的伟大征程 14年浴血奋战 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 “学习新语”栏目推出抗战系列报道 跟着总书记走进抗战纪念地 重温撼人心魄的民族记忆 传承历久弥新的抗战精神 本期走进新四军纪念馆 见证铁军忠魂 续写时代荣光 统筹:黄庆华 周年钧......

政治

学习手记 | 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读懂“两山”理念的实践导向

2024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起10年前北京开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的一幕:“当时有人问,这是‘APEC蓝’,能持久吗?我回答他们,这并不是短暂的蓝天,几年后它将是永久的蓝。” 今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谈到:“2024年北京空气PM2.5平均浓度是30.5微克每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65.9%,蓝天成为常态,我在北京APEC会议上向全世界宣布的‘APEC蓝’没有食言,......

政治

和总书记面对面 | 青山常在路更长

一场雨后,浙江安吉余村绿意浸染、蝉鸣悠扬。穿过山清水秀的村口,沿着村主干道往里走,“春林山庄”的招牌赫然醒目。 五年前,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余村,走进这一全村最早的农家乐“春林山庄”。山庄主人潘春林热情将总书记迎进院内,向总书记介绍这些年来农家乐经营和白茶等特色农产品销售情况。 “总书记察看了农家菜和土特产,了解饭店的菜单,得知我曾是矿上拖拉机手,问我现在生活怎么样。”至今回忆起来潘春......

政治

习近平同志《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第二卷出版发行

新华社北京8月17日电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同志《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第二卷,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这部专题文集的文稿按时间顺序编排。2018年12月出版的《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经党中央批准再版,改称《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收入习近平同志2012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关于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文稿73篇。第二卷收入习近平同志2019年1月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