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常说的感冒,是儿童中最常见的病症,常令家长倍感困扰。孩子一旦出现发热、流涕等症状,往往让父母手足无措,药物选择更是令人纠结。医学统计显示,超过90%的感冒由病毒引发,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因此,治疗应以缓解症状为主,科学合理用药,做到对症处理,帮助孩子平稳度过病程。
1、 减充血剂可收缩肿胀的鼻黏膜及鼻窦血管,缓解鼻塞、流涕与打喷嚏等不适症状。
2、 抗组胺药常用于缓解过敏反应,但也能有效减轻感冒引起的鼻塞、打喷嚏等症状。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体内组胺受体,抑制小血管扩张,减少血管通透性,从而缓解鼻部充血。这类药物中,苯海拉明是典型代表,广泛应用于多种症状的对症治疗,具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3、 镇咳药主要用于缓解剧烈、持续的咳嗽,不宜日常服用。家庭常备可选用复方甘草口服液或川贝枇杷膏等中成药,既能润肺止咳,又相对安全温和,适合轻度咳嗽或咽喉不适时使用。
4、 祛痰药主要用于降低痰液黏稠度,增强纤毛清除能力,帮助排痰。其中盐酸氨溴索是典型代表,属于黏液溶解剂,可促进呼吸道浆液腺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从而稀释痰液。同时还能刺激肺表面活性物质生成,增强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更易咳出。该药有专为儿童设计的剂型,如好娃娃盐酸氨溴索口服液,适合儿童使用,家长可根据需要为孩子选用合适的产品。
5、 解热镇痛药可分为复合制剂与非复合制剂两类。非复合制剂主要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阻断神经冲动传导来实现退热和止痛效果。若患儿仅表现为发热,推荐使用此类单一成分药物。复合制剂则含有多种成分,如专为儿童设计的好娃娃小儿氨酚烷胺颗粒,适用于发热同时伴有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状的情况,能更全面缓解不适。用药应根据具体症状合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