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小结婚我包8千8,我结婚他发99打发,收到快递,打开我泪崩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陈阳,这么多年了,还记得那年冬天的老槐树吗?”赵磊握着酒杯,声音低沉。“我们约定过的,不管发生什么,都不会背弃对方。”

陈阳握紧拳头,眼中闪烁着愤怒与不解,“那为什么?为什么只有九十九?”

赵磊沉默地摇了摇头,起身离去,只留下一句“等着吧,会有答案的”

01

天空刚泛起鱼肚白的时候,兰家小区东侧的那条小路上,陈阳背着两个书包,一边走一边往嘴里塞着半个咬了几口的肉包子。他时不时回头,朝着后面不远处那个瘦弱的身影喊道:“赵磊,快点,要迟到了!”

赵磊小跑着追上来,额头上已经沁出了细密的汗珠。他接过陈阳递来的书包,轻声道谢。八月的天气,早晨已经闷热得让人透不过气,赵磊的校服湿了一片,却不见他抱怨。

“你昨晚又熬夜看书了吧?”陈阳皱着眉头问道,“眼睛都红了。”

赵磊点点头,“高三了,不多看点,怎么考得上好大学?”

“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陈阳撇撇嘴,“我爸说了,早点出去闯荡,认识的人多了,有本事了,比读书强。”

两人一前一后走进了校门,迎面碰上了几个高年级的学生。领头的那个看见赵磊,眼睛一亮,伸手就要拦住他。陈阳毫不犹豫地站到了赵磊前面,瞪着那群人。

“干什么?又想收保护费?”陈阳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狠劲,“赵磊是我兄弟,谁动他试试?”

那几个学生互相看了看,终究没敢上前,骂骂咧咧地走开了。

赵磊松了口气,拍了拍陈阳的肩膀,“谢了,老大。”

陈阳咧嘴一笑,“咱俩谁跟谁啊,说这些见外的话。走,去上课。”

从记事起,陈阳和赵磊就住在同一个老旧小区里。陈阳家在五楼,赵磊家在三楼,两家父母都是纺织厂的工人。童年时期,两个小男孩总是一起在小区的空地上捉迷藏、打弹珠,一起爬树掏鸟窝,一起逃避大人的管教。

陈阳生得虎头虎脑,力气大,性格直爽,小区里没有孩子敢招惹他。赵磊则瘦瘦小小,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上去文弱书生的模样,常常被其他孩子欺负。陈阳每次见到,二话不说就冲上去帮赵磊出头,打得那些孩子抱头鼠窜。

赵磊从不会忘记陈阳的这些帮助。他成绩好,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便主动提出帮陈阳补习功课。两个男孩就这样互相扶持着长大,形成了一种默契的友谊。

高考那年,赵磊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省重点大学,而陈阳则因分数不够,选择了直接工作。分别的前一晚,两人坐在小区的老槐树下喝啤酒,陈阳举起酒瓶,醉醺醺地说:“兄弟,咱俩这辈子都是好兄弟,谁也别忘了谁。”

赵磊重重地点头,眼里闪着泪光,“陈阳,不管我以后走到哪里,你永远是我最好的兄弟。”

大学四年,赵磊寒暑假都会回老家,第一时间就是去找陈阳。而陈阳则开始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做过销售员,送过外卖,开过网约车,最后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小公司,做些简单的贸易生意,日子过得还算滋润。

赵磊大学毕业后,在一家普通的企业做了文员,工资不高不低,生活过得平淡无奇。两人虽然生活轨迹不同,但友情依旧。谁家有困难,另一方必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

在这座正在迅速现代化的城市里,陈阳和赵磊的友谊像是一块被时间冲刷过的顽石,历经风雨却依然坚固。直到那年冬天,一场婚礼,让这块顽石开始出现了裂痕。

02

那是一个微凉的秋日午后,陈阳正在公司忙着处理一批货物的发送问题,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是赵磊打来的。

“陈阳,我要结婚了。”电话那头,赵磊的声音难掩兴奋。

陈阳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好啊!终于开窍了!是小芳吧?我就知道你俩迟早会走到一起。”

“嗯,就是她。”赵磊的声音中透着幸福,“婚礼定在下个月十五号,你一定要来。”

“废话,你结婚我能不去?等着,兄弟我一定给你办个风风光光的婚礼!”陈阳拍着胸脯保证道。

挂了电话,陈阳靠在椅背上,脸上挂着笑容。赵磊和小芳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一直保持着联系。小芳是个温柔贤惠的姑娘,陈阳见过几次,觉得很适合老实内向的赵磊。

婚礼前一周,陈阳收到了赵磊亲自送来的请柬,金色的封面上烫着两人的名字,看起来喜气洋洋。赵磊坐在陈阳的办公室里,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陈阳,我想请你当我的伴郎。”

陈阳拍了拍赵磊的肩膀,“这还用说,必须的!”

“还有...”赵磊欲言又止,眼神有些躲闪,“我爸最近身体不太好,住院了,家里花了不少钱,婚礼可能办得简单一些...”

陈阳立刻明白了赵磊的难处,不等他说完就打断道:“叔叔怎么了?严重吗?需要钱的话尽管说,咱俩谁跟谁啊!”

“不是,不是要钱。”赵磊连忙摆手,“就是婚礼可能有些简陋,怕你笑话。”

“笑话什么,办婚礼是为了什么?不就是图个喜庆热闹吗?”陈阳笑着说,“你放心,我来帮你操持,保证让你有个难忘的婚礼!”

赵磊感激地看着陈阳,眼里噙着泪水,“陈阳,谢谢你。”

陈阳摆摆手,“别说这些见外的话,咱俩是什么关系?对了,叔叔住哪个医院?我晚上去看看。”

当晚,陈阳买了些补品去医院看望赵磊的父亲。赵父躺在病床上,脸色蜡黄,见到陈阳进来,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叔叔,感觉怎么样?”陈阳坐在床边关切地问道。

赵父微微摇头,“老毛病了,不碍事。你小子最近忙什么呢?”

两人聊了一会儿,赵磊去交费,病房里一时只剩下陈阳和赵父。赵父突然抓住陈阳的手,声音低沉:“阳子,赵磊这孩子实在,你多照顾照顾他。他结婚的事,我这身体也帮不上忙,家里又没什么钱...”

陈阳拍拍赵父的手,“叔叔,您别担心,赵磊的事就是我的事。我保证给他办个体面的婚礼。”

离开医院时,陈阳悄悄塞给赵磊一个信封,“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你爸的医药费先用这个,缺了再说。”

赵磊打开信封,见里面是三万元现金,顿时眼眶湿润,“陈阳,这太多了,我不能要。”

“拿着,”陈阳按住赵磊想要推还的手,“你爸的病要紧,等你手头宽裕了再还也不迟。”

赵磊最终收下了钱,写了一张借条给陈阳,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借款金额和日期。陈阳看都没看就揣进了口袋,“行了,借条我收着,你赶紧回去陪叔叔吧。婚礼的事你别操心,有我呢。”

婚礼当天,陈阳早早地就到了酒店,帮忙布置现场、迎接宾客。他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忙前忙后,满头大汗却依然面带笑容。赵磊的婚礼虽然简单,但在陈阳的张罗下,现场布置得温馨而浪漫。

赵磊和小芳在众人的祝福中交换了戒指,台下响起一片掌声。陈阳站在一旁,看着好兄弟幸福的笑容,心里也跟着高兴。

酒席间,陈阳走到新人桌前,掏出一个大红包递给赵磊,“兄弟,祝你新婚快乐!”

赵磊接过红包,笑着说了声谢谢,随手放在一旁。直到宴席结束,他才有空打开红包,看到里面整整八千八百元,顿时惊住了。

“陈阳,这太多了!”赵磊拉住正在收拾东西的陈阳,急切地说。

陈阳却满不在乎地摆摆手,“不多不多,都是兄弟,别计较这些。”

赵磊握着陈阳的手,眼中满是感动,“这份情,我记下了。”

婚宴结束后,陈阳和赵磊坐在酒店门口的台阶上,两人都已经喝得微醺。陈阳搂着赵磊的肩膀,醉醺醺地说:“兄弟,以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辈子我们都是好兄弟!”

赵磊重重地点头,眼里闪着泪光,“一辈子的兄弟!”

夜色渐深,两个好友在酒精的作用下回忆起儿时的趣事,笑声回荡在寂静的夜空中。谁也没想到,这段看似牢不可破的友情,很快就要经受一场严峻的考验。

03

陈阳的婚礼比赵磊的隆重得多。他和女友林小雨交往三年,终于修成正果。陈阳的公司这几年发展得不错,积攒了一些资金,加上林小雨家境殷实,两人决定办一场体面的婚礼。

婚礼前一个月,陈阳亲自去赵磊家送请柬。赵磊接过请柬,看了看日期,脸色有些不自然。

“怎么了?”陈阳敏锐地察觉到了好友的异样。

赵磊勉强笑了笑,“没什么,就是那天可能...公司有个项目...”

陈阳皱了皱眉,“什么项目这么重要?推一下不行吗?”

“我尽量吧,”赵磊避开陈阳的目光,“实在不行我会提前通知你的。”

陈阳拍了拍赵磊的肩膀,“行,我知道你也不容易。不过兄弟的婚礼,你可得给我到场啊!”

临近婚礼,陈阳忙得脚不沾地,却依然惦记着赵磊。他特意在主桌留了位置,就等着好兄弟来捧场。可婚礼当天,赵磊迟到了,等陈阳和林小雨敬完第一轮酒,才看到赵磊匆匆忙忙地走进来,西装看起来有些皱,脸色也不太好。

“兄弟,你可算来了!”陈阳热情地迎上去,拉着赵磊往主桌走。

赵磊却站在原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包,塞到陈阳手里,“恭喜你,新婚快乐。”

陈阳愣了一下,下意识地接过红包,“怎么了?不多坐会儿?”

“不了,”赵磊避开陈阳的目光,“公司还有事,我得赶紧回去。你好好招待客人吧。”

说完,不等陈阳再说什么,赵磊就转身快步走出了婚宴大厅。陈阳站在原地,手里捏着那个薄薄的红包,一时有些发愣。

“怎么了,老公?”林小雨走过来,挽住陈阳的胳膊。

陈阳回过神,摇摇头,“没事,赵磊有急事先走了。”

他随手把红包塞进口袋,继续招待其他客人。直到婚宴结束,回到新房,陈阳才想起那个红包。他从西装口袋里掏出来,随手拆开,当看清里面的金额时,陈阳的心突然沉了下去。

红包里只有九十九元。

陈阳盯着那两张皱巴巴的钞票,一时间竟不知道该作何反应。他记得自己给赵磊包了八千八,而现在,赵磊却只给了他九十九元,这差距未免太大了。

“在看什么呢?”林小雨从浴室出来,看到陈阳坐在床边发呆。

陈阳把红包递给她,“赵磊给的。”

林小雨看了看,眉头立刻皱了起来,“就这么点?他不是你最好的朋友吗?”

陈阳没说话,心里一阵难受。他不在乎钱多钱少,但这九十九元就像是一种羞辱,一种无声的蔑视。想到自己当初如何帮赵磊操办婚礼,如何慷慨解囊,再看看这区区九十九元,陈阳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失落和背叛。

“也许他最近经济困难吧,”陈阳勉强为赵磊辩解道,“他爸身体不好,可能花了不少钱。”

林小雨撇撇嘴,“困难也不至于就给九十九块吧?这也太寒碜了。”

陈阳沉默不语,把红包放在床头柜上,转身去了浴室。站在花洒下,任凭热水冲刷着身体,陈阳的心情却怎么也热不起来。那个数字——九十九,像一把锋利的刀,划开了多年的友情面纱,露出了某种他不愿面对的现实。

或许,他想,赵磊从来就没有把他当成真正的兄弟。

婚礼后的第二天,陈阳原本打算给赵磊打个电话,问问是怎么回事。但转念一想,如果赵磊真的是因为经济困难,这个电话只会让两人都难堪;如果不是,那么这份友情可能早已变质,又何必多此一问?

就这样,陈阳选择了沉默,把那个红包和心中的疑问一起,深深地埋在了心底。

04

婚后的生活很快让陈阳忙碌起来。公司的业务逐渐扩大,新房的装修也需要操心,再加上林小雨怀孕了,各种琐事接踵而至,几乎占据了他所有的时间和精力。

但即使如此,那个数字——九十九,依然时不时地浮现在陈阳的脑海中,带来一阵阵的刺痛。每当这时,陈阳就会自嘲地笑笑,告诉自己不必在意。可心里那根刺,却怎么也拔不掉。

赵磊似乎也感觉到了两人之间的隔阂,联系越来越少。以前每周至少会通一次电话,现在变成了偶尔的几条微信消息,而且大多是简短的问候,再无从前的推心置腹。

陈阳曾试图主动联系赵磊,约他出来喝酒聊天,但赵磊总是找各种借口推脱。要么说工作忙,要么说家里有事,就是不肯见面。这让陈阳越发确信,那九十九元背后,或许藏着某种他不愿面对的真相。

一天晚上,陈阳和几个生意伙伴吃饭,酒过三巡,话题不知怎么就转到了朋友义气上。

“现在的人啊,都精着呢,”一个胖老板醉醺醺地说,“表面上称兄道弟,背地里算计得明明白白。”

陈阳笑了笑,没有接话。

“老陈,你那个发小不是结婚了吗?”另一个老板突然问道,“听说你给他包了大红包啊?”

陈阳点点头,“是啊,八千八。”

“那他给你包多少?”

陈阳愣了一下,随即苦笑道:“九十九。”

桌上顿时安静了下来,几个老板面面相觑,然后有人低声骂了一句:“这也太不够意思了吧?”

陈阳摆摆手,“可能他最近手头紧吧。”

“手头紧也不能这样啊,”胖老板拍着桌子说,“这不是明摆着不把你当回事吗?我要是你,早就翻脸了!”

陈阳低头喝酒,不再说话。但那些话像是一把火,点燃了他心中压抑已久的怒火和委屈。是啊,为什么要这样?我待他如兄弟,他却如此轻视我的情谊?

回到家,林小雨已经睡了。陈阳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借着酒劲,掏出手机给赵磊发了条信息:“有空出来喝一杯吗?有些话想当面问你。”

消息发出去后,陈阳盯着手机屏幕,等待着回复。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过去了,赵磊那边始终没有回应。陈阳苦笑一声,把手机扔在茶几上,仰头靠在沙发靠背上,闭上了眼睛。

不知过了多久,手机震动了一下。陈阳立刻拿起来看,是赵磊的回复:“最近太忙了,改天吧。”

简短的一句话,却像是一盆冷水,彻底浇灭了陈阳心中最后一丝期待。他没有再回复,只是默默地把手机关机,然后走进卧室,躺在了林小雨身边。

第二天一早,陈阳就起床去了公司。他把自己埋在工作中,试图忘记那些不愉快。但每当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那种被背叛的感觉就会重新涌上心头。

曾经形影不离的发小,如今却变得如此陌生;曾经推心置腹的交情,如今却被一个数字轻易打破。陈阳开始怀疑,这么多年来,他是不是错付了?那些他认为珍贵的友情,在赵磊眼中是否只是一场利益交换?

一周后,陈阳在路上偶然遇到了赵磊的表哥王强。

“强哥,好久不见啊!”陈阳热情地打招呼。

王强看到陈阳,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但还是笑着回应:“是啊,有段时间没见了。听说你结婚了?恭喜啊!”

“谢谢,”陈阳点点头,然后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问道,“对了,赵磊最近怎么样?”

王强的表情更加尴尬了,“还行吧,挺忙的。”

“他爸的病好些了吗?”

王强愣了一下,“叔叔的病?好像...挺好的啊,前两天我还看到他在小区里打太极拳呢。”

陈阳心里一沉,“是吗?那就好。”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就各自告别了。走在回家的路上,陈阳的心情越发沉重。原来赵磊的父亲早已康复,那他推脱见面的借口,无非是不想面对自己罢了。

想到这里,陈阳苦笑了一下。也罢,既然对方已经选择了疏远,他又何必自讨没趣?从今往后,他决定把这段友情放下,不再纠结于那个令人心寒的数字。

然而,命运却在不经意间,准备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转折。

05

那是婚后的第一个月,陈阳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公司业务蒸蒸日上,家庭生活也算和睦,唯一的遗憾就是那段被九十九元钱割裂的友情。

这天下午,陈阳正在办公室处理文件,秘书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快递包裹。

“陈总,您的快递。”

陈阳抬头看了一眼,“我没买东西啊,谁寄的?”

秘书摇摇头,“没写寄件人,只有收件地址是咱们公司。”

陈阳接过包裹,翻来覆去地看了看,确实没有寄件人信息,只有一个陌生的发货地址。包裹不大不小,包装得很结实,看不出里面装的是什么。

“行,你先出去吧。”陈阳挥挥手,等秘书关上门后,他拿起拆信刀,小心地拆开了包裹。

最后层包装纸掀开的刹那,他看着里面的东西瞬间倒吸凉气——

包裹里面是一个牛皮纸信封和一个精致的盒子。陈阳先打开了信封,里面是一张泛黄的借条和一本厚厚的笔记本。借条上的字迹他一眼就认出来了,正是当年赵磊借他三万块钱时写的那张。

陈阳的心突然“咯噔”一下,他连忙翻开笔记本,发现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什么。仔细一看,竟是从他和赵磊小时候开始,他对赵磊的每一次帮助:小学时借给赵磊的一块橡皮,初中时替赵磊挨的一顿打,高中时熬夜帮赵磊补习的那些晚上,还有工作后借给赵磊父亲的那三万块钱医药费。

每一条记录都写得详细而真挚,旁边还标注着时间和赵磊的感受。陈阳翻着翻着,眼眶渐渐湿润了。他没想到,这么多年来,赵磊竟然把他们之间的每一份情谊都记得如此清晰。

放下笔记本,陈阳打开了那个精致的盒子。里面是一张银行卡和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兄弟,对不起,婚礼那天我实在拿不出手,这些年我一直在攒钱还你,这卡里是10万,密码是我们的生日。”

看到这里,陈阳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泪水夺眶而出,泪崩了,整个人瞬间惊呆在原地。这个朴素的纸盒里,不仅装着10万元钱,更装着一份难以言表的感激和歉意。

原来,赵磊并非忘恩负义,而是一直把情谊记在心里,只是用了自己的方式。那个令人心寒的九十九元,背后竟有着如此感人的故事。

陈阳擦了擦眼泪,拿起手机拨通了赵磊的电话。电话响了很久,终于被接起。

“喂?”赵磊的声音有些疲惫。

“赵磊,”陈阳的声音哽咽,“我收到你寄的东西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传来了赵磊同样哽咽的声音:“陈阳,对不起,我...”

“不,是我该说对不起,”陈阳打断他,“我不该怀疑你,不该因为那九十九块钱就误会你。”

“不怪你,”赵磊深吸一口气,“换了是谁,看到那九十九块钱都会生气。我只是...那时候实在拿不出更多的钱来,又怕你看不起我,就...”

“我不需要你的钱,”陈阳坚定地说,“无论是这10万,还是当年那3万,我都不需要你还。你是我兄弟,这点钱算什么?”

“不,我必须要还,”赵磊的声音变得坚定,“这是我欠你的,不只是钱,还有这么多年来你对我的照顾和帮助。”

陈阳沉默了,他知道赵磊的性格,一旦认定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那卡里的钱你先收着,”赵磊继续说,“我这些年一直在攒钱,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堂堂正正地还你,而不是像婚礼那天那样,只能拿出区区九十九元来打发你。”

“九十九元...”陈阳苦笑了一下,“说实话,我当时确实很失望,甚至一度怀疑我们这么多年的友情。”

“我能理解,”赵磊叹了口气,“换了是我,可能也会那样想。但是陈阳,请你相信,无论我经济上多么拮据,我对你的感激和友情从未改变过。”

陈阳点点头,虽然赵磊看不见,“我知道了,我都明白了。”

“今晚有空吗?”赵磊突然问,“出来喝一杯?有些话,我想当面跟你说。”

陈阳笑了,“好啊,老地方见。”

挂了电话,陈阳长舒一口气,仿佛多年的心结终于解开。他再次翻开那本记录着友情点滴的笔记本,仔细阅读着每一页,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了一丝笑容。

那个曾经让他心寒的九十九元,如今看来,竟是一段更为深厚友情的开始。

06

夜幕降临,兰家小区附近的那家老酒馆依旧灯火通明。这家酒馆开了有十多年了,是陈阳和赵磊从大学时代就经常光顾的地方。

陈阳提前半小时到了,要了一瓶二锅头和几个下酒菜,坐在靠窗的位置等待。不一会儿,赵磊推门而入,看上去比上次见面时憔悴了不少,眼圈发黑,脸色苍白,但见到陈阳,还是露出了熟悉的笑容。

“来了?”陈阳站起来,拍了拍赵磊的肩膀。

赵磊点点头,坐了下来,“好久不见了。”

“是啊,好久不见。”陈阳给赵磊倒了一杯酒,“最近看起来很累啊,工作忙?”

赵磊苦笑了一下,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哪是工作,是麻烦事太多了。”

陈阳没有追问,只是又给赵磊倒满了酒。两人沉默地喝了一会儿,酒过三巡,赵磊的脸色渐渐变红,似乎酒精给了他勇气,开始娓娓道来。

“还记得我爸生病那会儿吗?”赵磊的声音有些沙哑,“医生说是肝硬化,需要长期治疗。你二话不说就借给我三万块,还说不用着急还。那时候我就暗暗发誓,一定要加倍报答你。”

陈阳摆摆手,“这算什么,咱们是兄弟。”

“就是因为我们是兄弟,所以我更不能亏欠你。”赵磊的眼中闪烁着泪光,“我爸的病情好转后,我本来打算慢慢攒钱还你,但没想到小芳怀孕了,婚期也不得不提前。”

陈阳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结婚那会儿,家里能拿出来的钱都用在婚礼和给小芳买婚戒上了。你知道的,岳父岳母对这些很看重。”赵磊叹了口气,“然后你又借给我3万办婚礼,还帮我张罗了那么多事情,我心里更是过意不去。”

“那都是小事。”

“不,对我来说不是小事。”赵磊摇摇头,声音坚定,“婚后,我原本打算慢慢攒钱,等积累到一定数额,再一次性还给你。但是,小芳怀孕后不久就出现了并发症,需要长期卧床休养,无法工作。家里的经济来源一下子就少了一半,加上要照顾小芳和准备宝宝的东西,开销反而大了。”

陈阳皱了皱眉,“你怎么不早说?”

“说什么?说我连老婆都养不起,还得找兄弟借钱?”赵磊苦笑道,“我早就不是那个需要你保护的弱小少年了,陈阳。我有我的尊严。”

陈阳沉默了,他理解赵磊的心情。男人的自尊心有时候比什么都重要。

“然后呢?”陈阳问道。

“然后就是你结婚那天了。”赵磊的声音低了下来,“我知道按理说应该随一个大红包,但是家里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来。我翻遍了所有口袋和存钱罐,只凑出了99元。我知道这个数目和你给我的8800元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但那时真的是我能拿出的全部了。”

赵磊停顿了一下,眼中满是愧疚,“我本来打算等发了工资再补上,但又担心这样显得太刻意,反而会让你难堪。后来我干脆躲着你,想着等什么时候攒够了足够的钱,再一次性还给你,也算是给你一个惊喜。”

陈阳的眼眶湿润了,他拍了拍赵磊的肩膀,“傻瓜,你有什么困难直接跟我说不就行了?我们是兄弟啊。”

“正因为是兄弟,我才不想总是麻烦你。”赵磊抬头看着陈阳,眼中闪烁着泪光,“这半年来,我白天上班,晚上偷偷做兼职,就是为了能早日还清欠你的钱。好在小芳的身体逐渐好转,宝宝也平安出生了,家里的情况才慢慢稳定下来。”

“所以你寄了这些给我?”陈阳指了指包里的银行卡。

赵磊点点头,“是的,那是我这些年来的全部积蓄,一共10万。我知道钱不多,但至少能表达我的心意。”

陈阳深吸一口气,从包里掏出那张银行卡和笔记本,推到赵磊面前,“这些东西,你拿回去吧。”

赵磊愣住了,“为什么?你不是已经原谅我了吗?”

“不是原不原谅的问题,”陈阳笑了笑,“而是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你还钱。那3万块,是我心甘情愿借给你的,不需要你还。至于你婚礼上的99元,说实话,我确实有过失望和误会,但那都过去了。现在我只希望你能好好照顾自己和家人,别再这么拼命了。”

赵磊摇摇头,固执地把卡和笔记本推回去,“不行,这笔账我必须要还清。不然我心里过不去。”

两人你推我让,最后陈阳无奈地叹了口气,“这样吧,这钱我先收着,等你儿子满月的时候,我用这些钱给他准备一份大礼。这总行了吧?”

赵磊犹豫了一下,终于点了点头,“好吧,就这么说定了。”

两人相视一笑,仿佛多年的隔阂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他们又喝了几杯,聊起了各自的生活和工作,气氛渐渐轻松起来。

“对了,”陈阳突然想起什么,“那本记录我们友情的笔记本,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的?”

赵磊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从上小学开始吧。那时候你总是帮我出头,我就想着把这些事情都记下来,以后好好报答你。没想到一写就是二十多年。”

陈阳感动得无言以对,只能再次举起酒杯,“兄弟,干了这杯!”

两人碰杯,一饮而尽。窗外的月光洒进来,为这重拾的友情镀上了一层银白色的光芒。

07

自从那次促膝长谈后,陈阳和赵磊的关系比以前更加亲密了。他们经常约在一起吃饭聊天,分享各自的生活点滴。陈阳也终于见到了赵磊的儿子,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取名叫赵晨,意为晨曦,象征新的希望。

正如承诺的那样,陈阳用那10万元给赵晨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份教育基金,专门用于他将来的学业。除此之外,陈阳还主动帮赵磊介绍了一些生意上的资源,让他的工作更加顺利。

赵磊也不再那么拘谨,有什么困难都会主动和陈阳商量。两人的关系回到了从前那种无话不谈的状态,甚至比以前更加深厚。

这天晚上,两家人约在一起吃饭。餐桌上,林小雨和小芳聊得热火朝天,两个孩子——赵晨和陈阳的女儿陈小雨——虽然年龄相差不大,但已经开始互相逗乐了。

陈阳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心中充满了感激。如果不是那个看似寒心的九十九元,他们可能永远不会有机会坐下来,敞开心扉地交流,也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温馨场景。

饭后,两个男人坐在阳台上喝茶,望着远处的城市灯火。

“陈阳,”赵磊突然开口,“你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在老槐树下的约定吗?”

陈阳笑了,“当然记得,我们约定一辈子都是好兄弟。”

“那时候真好啊,”赵磊感慨道,“没有那么多烦恼,只要有你这个兄弟在,我就什么都不怕。”

“现在也一样,”陈阳拍了拍赵磊的肩膀,“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会站在你这边。”

赵磊点点头,眼中闪烁着泪光,“谢谢你,陈阳。如果不是你,我可能早就被生活打败了。”

“说什么傻话,”陈阳笑着说,“要谢也是我谢谢你,让我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友情。”

两人相视一笑,默契地碰了碰茶杯。远处,城市的灯火如繁星般闪烁,见证着这段历经波折却依然坚固的友情。

一周后,陈阳在公司收到了一个精心包装的盒子,打开一看,是一块手表,款式简单大方,但做工精良。盒子里还附了一张卡片,上面写着:“给最好的兄弟,愿我们的友情如这表一样,滴滴答答,永不停歇。——赵磊”

陈阳笑了,戴上手表,拍了张照片发给赵磊,配文:“收到了,很喜欢。这次可不止值九十九啊!”

赵磊很快回复:“九十九是我们友情的起点,这表是我们友情的见证。希望以后的路,我们一起走。”

陈阳看着这条信息,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是啊,九十九元,曾经让他心寒的数字,如今却成了他们友情新的起点。那个薄薄的红包背后,藏着的是一个人的自尊与坚持,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回报。

或许,这世上的感情本就如此,需要经历风雨的洗礼,才能愈发清晰;需要时间的打磨,才能愈加珍贵。

陈阳和赵磊的故事,就像是一首关于友情的赞歌,虽然中间有过波折和误解,但最终依然回到了最初的纯粹和真挚。而那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九十九元红包,恰恰成了这段友情最好的见证。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能够拥有这样一份真挚的友情,或许就是最大的财富。因为他们都明白,真正的友谊,从来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而是用心与心的距离。

多年后,当陈阳和赵磊带着各自的孩子重返那棵老槐树下,回忆起这段故事时,他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感慨:那九十九元,是他们友情中最珍贵的数字。因为正是这个数字,让他们重新审视了彼此的情谊,让原本可能渐行渐远的两人,最终走得更近,情谊更深。

正如赵磊在那本记录友情的笔记本最后一页写的那样:“友情不在于礼物的贵重,而在于心意的真诚;不在于陪伴的时间长短,而在于需要时能否挺身而出;不在于言语的多少,而在于彼此的理解与包容。感谢你,我最好的兄弟陈阳,感谢你让我明白,这世上还有比金钱更珍贵的东西——那就是像你这样的朋友。”

而陈阳则在这段话下面写道:“若干年后,当我们都已白发苍苍,希望我们还能像现在这样,坐在一起,喝着酒,笑谈当年那个只有九十九元的红包,和它背后那段让我们更加珍惜彼此的故事。”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两家人的生活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赵晨和陈小雨从幼儿园到小学,一直同班同学,俨然成了新一代的“发小”。每当看到两个孩子一起玩耍的场景,陈阳和赵磊就会想起自己的童年,感慨万千。

而那张银行卡和那本记录友情的笔记本,被陈阳珍藏在家中最重要的抽屉里,偶尔拿出来翻阅,每次都会让他重新感受到那份真挚的情谊。

真正的友情,就像是一坛陈年老酒,历经岁月的洗礼,愈发醇香浓烈。陈阳和赵磊的故事,也将继续书写,直到生命的尽头。

因为他们都明白,在这个世界上,能够拥有一个真心的朋友,是多么难得而珍贵的事情。

08

又是一个夏日的午后,兰家小区的老槐树下,陈阳和赵磊坐在石凳上,看着两家的孩子在空地上追逐打闹。

“时间过得真快啊,”赵磊感慨道,“一转眼孩子们都这么大了。”

陈阳点点头,“是啊,想想当年我们俩在这棵树下约定做一辈子的好兄弟,转眼就二十多年过去了。”

“那时候的承诺,我们做到了吗?”赵磊笑着问。

陈阳举起手中的茶杯,轻轻碰了碰赵磊的杯子,“不仅做到了,而且比约定的还要好。”

两人相视一笑,眼中满是对往事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远处,孩子们的笑声回荡在小区里,就像多年前他们自己的笑声一样,纯净而美好。

在这个喧嚣的城市里,他们守护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友情,如同守护着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因为他们都知道,真正的友谊,是穿越时光、跨越误解、历经风雨后依然如初的情谊。

而那个曾经让陈阳心寒的九十九元红包,如今已成为他们友情中最温暖的一章。它提醒着两个人,友情的价值从来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而是用真心与坚守。

多年后,当赵晨和陈小雨各自成家立业,他们的父亲会把这个故事讲给他们听,告诉他们友情的真谛,以及如何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保持内心的纯粹与真诚。

而这,或许就是这段友情最美好的传承。

(全文完)

发布于:江西

上一篇:说真的,一个男人,敢如此对你,是非你不可,拿命在宠你
下一篇:示弱智慧:让男人欲罢不能的3个情感策略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