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总统:向中国致敬

文 观察者网 陈思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印尼总统:感谢中国,我想向中国表达我的敬意

5月24日上午,应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和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强乘包机离开北京,对印尼进行正式访问,赴马来西亚出席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

据印尼安塔拉通讯社报道,当地时间24日晚间,普拉博沃出席在雅加达举行的中国-印尼工商界晚宴并发表讲话。普拉博沃称赞中国坚定不移地支持发展中国家,始终致力于反对压迫、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他希望继续与中国加强在各个战略领域的关系。

普拉博沃在讲话中表示:“我想向中国表达我的敬意,中国始终捍卫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反对压迫、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殖民主义、反对种族隔离。”他指出,中国始终如一地支持被压迫国家的斗争,这是一种全球团结的形式,应当得到重视,成为未来建立公正伙伴关系的基础。

普拉博沃还称赞中国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立场:“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看到中国的领导力,特别是在帮助巴勒斯坦人民方面,这令我们所有人感到自豪。我代表个人以及印尼人民,衷心向中国在支持世界各地受压迫人民方面所展现的领导力致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尼总统普拉博沃 视频截图

对于中国与印尼的关系,普拉博沃在讲话中表示:“我以印尼总统身份正式访问的第一个国家就是中国,因为我认为印尼与中国的关系是极具战略意义、非常重要且非常有前景的双边关系。”

中国是印尼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1478亿美元,同比增长6.1%。普拉博沃指出,雅万高铁、镍产业投资等重大项目加强了印尼的国民经济基础,“这种贸易、投资和技术关系证明,我们共同致力于为两国建设一个更强大、更繁荣、更环保的未来。”

普拉博沃说,印尼与中国的互动不应局限于经济方面,还应当包含更深厚的友谊和跨领域合作,希望继续与中国加强在各个战略领域的关系。他认为,中国和印尼可以向世界展示如何实现共同利益和繁荣,而不是“一个在上,一个在下”。

安塔拉通讯社报道称,普拉博沃25日重申,印尼准备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以创造一个“所有人都安全的和平地区”。他指出,双方达成的合作不仅有利于印尼和中国,也有利于东南亚和亚太地区的和平。

普拉博沃曾担任印尼国防部长,2024年当选印尼总统。2022年在新加坡举行的第19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时任印尼防长的普拉博沃也曾称赞中国是反帝运动的先锋,他当时指出,中国是个伟大的文明,影响遍及整个东南亚,“我们敦促各国尊重中国作为一个伟大文明国家的正当崛起。”

5月2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介绍李强总理东南亚之行相关安排。毛宁表示,中国和印度尼西亚是隔海相望的友好邻邦、命运与共的亲密伙伴。今年是中印尼建交75周年。两国关系持续稳步发展,务实合作成果丰硕,传统友好深入人心。

毛宁介绍,中方期待通过此访,同印尼弘扬传统友谊,深化团结协作,持续夯实政治、经济、人文、海上、安全“五大支柱”合作格局,携手走好各自现代化道路,不断丰富中印尼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内涵,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观察者网

延伸阅读

中国总理、法国总统都到访,东南亚外交为何热度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正应邀对印度尼西亚进行访问

近期,面向东南亚的“外交热度”直线上升。

眼下,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正应邀对印度尼西亚进行访问。访问结束后,李强还将于5月26日至28日应邀出席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

与中国总理几乎同期访问东南亚的还有法国总统马克龙。他定于25日开启越南、印尼和新加坡三国之旅。

李强总理此访有何看点与亮点?马克龙又是抱着什么雄心和目标来到东南亚?东南亚何以成为各方外交“锚点”?

加强合作应对挑战

据中国外交部消息,25日,李强同印尼总统普拉博沃举行会谈,就深化中印尼高水平全方位战略合作深入交流。

会谈后,双方共同见证签署经济发展政策、产供链、金融等领域合作文件。

24日抵达当天,李强还与普拉博沃共同参观万隆会议70周年纪念展和中印尼经贸合作成果展,并共同出席中国-印尼工商界晚宴并致辞。

近年来,中国与印尼高层交流频密。去年3月、11月,普拉博沃分别在当选总统、宣誓就职后访华,两国领导人两度会晤,展现两国关系的高水平和战略性。

今年4月,中国印尼外长防长“2+2”对话机制首次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就在李强出访印尼之前,王毅外长还会见了来访的印尼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卢胡特。

外界认为,李强此行是在多重背景下展开的访问。

首先,今年是中国印尼建交75周年。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周方银认为,借建交75周年的契机,此访旨在巩固并落实两国元首去年达成的重要共识——构建具有地区和全球影响力的中印尼命运共同体,为双边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

“印尼对与中国在产业链、高技术、减贫、治理模式等方面推进交流与合作很感兴趣。”周方银说。

其次,全球正面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冲击及其政策的不确定性。中国与包括印尼在内的东南亚国家都有加强合作以应对外部风险的意愿与需求。

近日,中国与东盟完成自贸区3.0版谈判,体现了东盟希望通过与中国加强合作来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强烈意愿。

再以印尼为例,希望与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在资源(如镍矿、煤炭)和技术(如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领域深化合作,以抵御特朗普的关税压力和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

再次,今年是万隆会议召开70周年。时值百年变局,造访万隆精神诞生地,对弘扬与传承万隆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正如李强在中国-印尼工商界晚宴上所言,中国和印尼作为发展中大国和全球南方重要力量,应当进一步弘扬万隆精神,加强团结协作,推动各方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此外,“从4月初举行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到之后习近平主席访问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再到如今李强总理前往印尼、马来西亚,也说明中国对周边的重视程度明显上升。”周方银说。

三方峰会创新模式

李强此行另一个重头戏是赴马来西亚吉隆坡出席首次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

举办三方峰会来自今年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的倡议,并获得中国的赞赏和支持,被写入上月习主席访问马来西亚时双方发表的联合声明。

外界认为,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通过模式创新,为跨区域合作提供重要平台,特别是在能源、贸易、投资、供应链及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创造合作机遇。

“中国与东盟合作已较稳定、深入,再加一个其他组织,形成‘中国东盟+’,将是一个很好的模式,能增加合作的多边化色彩。”周方银说,三方合作有利于促进跨区域贸易便利化、加强政策协调,进而推动全球南南合作。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23年三方国内生产总值(GDP)总和达到23.7万亿美元,占同年世界GDP总量的22.3%。三方人口总和约21.5亿,构成一个庞大市场。

有分析指出,东盟十国、海合会六国再加中国构成一个“增长极”和“金三角”,将为全球经济提供动力。

谈及三方峰会何以促成,周方银认为共同需求和优势互补是两大要素。

第一,三方有共同需求。当前,身处一个高度不确定的世界,特别是面临特朗普政策冲击,三方都有鲜明的合作意愿,希望以务实态度寻找合作点,以便增强确定性和稳定性。同时,三方相信通过合作有助于增强各自在国际事务中的回旋余地。

以海合会为例,需要实现经济多元化,摆脱对油气资源的依赖,以及应对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渴望寻找美国之外的合作替代选项或机制。

第二,三方能优势互补。东盟具有机制优势,即开放、包容、灵活,以经济合作等功能性合作为主,合作程度高、凝聚力强;海合会拥有资金和能源优势;中国优势较全面,包括经济体量大、制造业成熟,以及资金、技术优势。三方优势互补为开展合作提供可行性。

议题方面,周方银预计,首次峰会或将聚焦如何应对美国关税冲击,包括加强产业链及贸易合作,比如考虑给予海合会成员国关税优惠、加强三方内部贸易纽带等。此外,能源安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也将是关注点。

法国要开“第三条路”?

引人注目的是,此时此刻,东南亚还吸引了域外大国法国的兴趣。

法国总统马克龙定于25日抵达越南,开启为期一周的东南亚之旅。他将依次访问越南、印尼和新加坡。这将是法国总统多年来首次对三国展开国事访问。

马克龙此行还将出席香格里拉对话会(简称“香会”)并发表演讲,成为首位在这个亚洲顶级安全论坛上发表演讲的欧洲大国领导人。

法方期待通过此访向东南亚国家展示一个责任明确、支持多边、稳定可靠的伙伴形象。

访问期间,马克龙将探讨经贸、能源转型、防务、科技、文化等各领域合作。比如访越期间,法方希望在高铁、核能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

爱丽舍宫透露,数十项协议正在准备中,预计在访问期间签署。

此外,马克龙还将阐述并捍卫法国在俄乌、巴以冲突中的立场,以破除外界对欧洲在两场冲突中采取“双重标准”的偏见。

周方银分析,马克龙高调访问东南亚有三重诉求。

战略上,推进所谓“印太战略”,在中美博弈重要场域东南亚“刷存在感”,以期发挥法国和欧洲的影响力,提供中美之外的“第三条道路”。

经贸上,在特朗普关税压力下,拓展与其他国家合作空间,实现供应来源和出口多元化,尤其看重东盟经济发展势头、市场潜力以及在区域供应链格局中的关键地位。

防务上,力图挽救“阵风”战机订单。针对印尼暂停采购“阵风”,马克龙希望通过谈判,说服印尼恢复订单。但是,鉴于“阵风”在印巴实战中的表现以及性价比劣势,挽回的可能性较小。

在周方银看来,马克龙要为东南亚国家提供第三种选择恐怕有心无力。

首先,东南亚国家的想法与马克龙并不合拍。其坚持独立自主、不选边站队的外交政策,不可能选择法国或者欧洲。同时,东盟渴望和平发展,无意卷入大国竞争。

其次,法国地理位置遥远,在东南亚经济影响力有限。而且,欧洲难以摆脱对美依赖,加上内部分歧严重,很难实现真正的“战略自主”。欧盟与东盟已合作多年,但事实证明,成效有限。

“法国的‘第三条道路’更多是一种概念或政治口号,不会产生实质性成果,在某种意义上反而加重东南亚地区的大国博弈风险。”

周方银补充道,当美国给世界经济和贸易带来更多不确定时,凭借较好的增长态势、发展潜力以及机制的开放包容,东南亚的战略重要性愈发凸显,国际影响力日益上升。

上一篇:外媒:高加索强国下订单 1亿美元1架买40架枭龙战机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