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元首又聚首 媒体披露中俄大范围会谈时的一项惯例

2025年5月7日至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这是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以来第11次到访俄罗斯,也是时隔10年再次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庆典。

俄方此次以最高规格礼遇接待习近平主席到访。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举行隆重欢迎仪式,在总统办公室同习近平一对一茶叙,并举行小范围、大范围会谈,就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沟通,交流时长近10小时。

此访期间,习近平出席近20场双多边活动,并分别会见塞尔维亚、缅甸、古巴、委内瑞拉和斯洛伐克等国领导人。

行程结束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向随行记者介绍此访情况。王毅表示,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局势变乱交织背景下,此访回望历史、着眼未来,传承友谊、捍卫正义,取得圆满成功。访问日程丰富、活动紧凑,习近平主席出席近20场双多边活动,共商中俄各领域战略合作大计、共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共谱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新篇,发出了中俄关系坚如磐石、二战胜利成果不容挑战、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的时代强音。国内外舆论高度关注此访,进行了充分深入报道,普遍认为此访进一步巩固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引领世界共同维护战后国际秩序,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政治格局重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8日上午,俄罗斯总统普京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举行会谈。普京在乔治大厅为习近平举行隆重欢迎仪式。摄影/本刊记者 盛佳鹏

元首外交引领,赓续传统友谊

5月8日,克里姆林宫打开大门,迎接赴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庆典活动“最重要的尊贵客人”。

中俄互为最大邻国,多走动、常来往是中俄关系的应有之义。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10多年来40多次会面,先后将对方国家作为新任期出访首站,相互支持对方举办的重大国际活动。放眼大国之交,如此高频率、高水平的互动并不多见。

2023年访问俄罗斯时,习近平同普京以“小范围”加“大范围”的方式,长时间深入沟通交流,两场活动时间都超过了原定时长,从下午三点多持续到六点多。

今年中国春节前夕的视频会晤,两国元首不约而同以“稳定性”为中俄关系定基调。今年2月,国际形势出现变化时的那次通话,习近平同普京第一时间进行战略沟通,向国际社会传递“中俄两国的发展战略和外交政策是管长远的”“发展对华关系是俄方着眼长远作出的战略选择,绝非权宜之计”的重要信息。

如今,在特殊历史节点,习近平同普京再聚首。欢迎仪式、小范围会谈、大范围会谈、签字和合作文本交换仪式、共见记者、欢迎宴会、一对一茶叙……当地时间5月8日的克里姆林宫会晤,两国元首在一起7个多小时,从上午10点一直持续到傍晚。

在叶卡捷琳娜厅,习近平指出:“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持续发展和深化中俄关系,是传承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应有之义,是双方彼此成就、促进各自发展振兴的必然选择,也是捍卫国际公平正义、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时代呼唤。”

在亚历山大厅,白色长桌前坐满中俄双方代表。现场听取两国政府间各合作委员会工作汇报,是习近平同普京大范围会谈的一项惯例。

中俄是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行者,中国连续15年保持俄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去年双边贸易额逆风创下2448亿美元新高。边境基础设施愈发完善,俄罗斯农产品输华品类不断扩大,中国汽车厂商在俄市场份额持续增长,“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对华输气量提升至最大输气水平,“中俄文化年”已在两国数十个城市开展数百项活动……

两国元首一边听,一边微笑赞许。回望新时代中俄关系发展之路,习近平用“大发展大跨越”形容,具体至各领域合作,又以“芝麻开花节节高”作喻。

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中俄双方交换20多份双边合作文本,涵盖全球战略稳定、维护国际法权威、生物安全、投资保护、数字经济、检疫、电影合作等领域。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多边与区域合作研究室主任李勇慧说,一系列新举措将推动两国各领域合作取得更多实效,如在能源、农业等传统领域巩固成果,在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拓展空间,通过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深化利益融合。

还有不少合作内容旨在进一步密切民间交往。双方商定,在地方等各个层面扩大青年交流,在多边平台协调配合,弘扬在青年发展问题上的共同主张。双方还商定,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推进在俄中文教学和在华俄文教学。支持中俄同类大学联盟发展,共同开展学术交流,举办科研会议等科学教育领域活动。

俄中友协第一副主席、中国“友谊勋章”获得者加林娜·库利科娃表示,回望历史,两国军民在战火中淬炼出的友谊,成为世代友好的源泉。90岁的库利科娃向记者介绍了办公室墙上悬挂的一幅中国画:参天大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她期盼更多年轻人加入双边交流,推动“两国人民友谊之树枝繁叶茂”。

“风雨同渡、关山共越。”在同普京共同会见记者时,习近平用四句话概述中俄关系:要坚持世代友好,做百炼成钢的真朋友;要坚持互利共赢,做彼此成就的好伙伴;要坚持公平正义,做国际秩序的捍卫者;要坚持和衷共济,做全球治理的引领者。

李勇慧说,通过此访双方进一步深化政治互信,密切战略协作,不断夯实合作的社会民意基础,为中俄关系稳步前行注入了澎湃动能。

王毅在向随行记者介绍习近平主席此访情况时表示,变化是国际格局的常态,不变的是中俄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只要中俄两个大国肩并肩站在一起、背靠背紧密协作,国际秩序就乱不了,世界公理就倒不了,强权政治就得逞不了。任凭国际风云变幻,中俄都将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从容前行,推动两国关系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发展,以中俄关系的稳定性应对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挑战,为两国人民创造更多福祉,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9日,俄罗斯举行盛大庆典,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应邀出席庆典。图/新华

铭记共同历史,捍卫正确史观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地时间5月9日,俄罗斯举行盛大庆典,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应邀出席庆典。

当天上午,习近平主席来到克里姆林宫,同在那里迎候的俄罗斯总统普京亲切握手。随后,中俄两国元首一道步行前往红场,登上主观礼台就座。

10时整,随着克里姆林宫悠扬的钟声敲响,庆典开始。军乐队奏响《神圣的战争》乐曲,仪仗队护卫俄罗斯国旗、伟大卫国战争胜利旗入场。

二战名曲《喀秋莎》在红场上响起。习近平曾对普京说:“中国人差不多都会唱这些歌,也算是中国民歌了。”

10年前,中国首次应邀派出由102人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方队参加红场阅兵。今年,伴随着《保卫和平进行曲》的旋律,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的102名队员步伐铿锵地走过检阅台。习近平起身伫立,向战士们致意。观礼台响起热烈掌声。

此时,坐在习近平身旁、曾参加80年前柏林会战的百岁俄罗斯老战士叶夫根尼·兹纳缅斯基,郑重地向习近平竖起大拇指点赞。习近平微笑向他致意。

10年前,习近平赴俄罗斯出席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专门会见了18位俄罗斯老战士代表,他们曾在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战场上浴血奋战。“老战士们的铮铮铁骨和坚毅神情我至今难忘。”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署名文章写道。

1941年11月7日,莫斯科大雪纷飞,德军兵临城下。数万苏联红军在红场阅兵结束后开赴战场,奋勇御敌。“祖国虽大,但已无路可退,身后就是莫斯科。”参加莫斯科保卫战的士兵们说出这样的誓言。

当地时间1945年5月8日午夜,法西斯德国在柏林郊区的卡尔斯霍斯特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此时,地处柏林以东的苏联已是5月9日凌晨。聚集在红场的人们欢呼雀跃、相互拥抱,喜极而泣。

1945年6月24日,苏联首次在红场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的阅兵式。苏联解体后,俄政府于1995年规定永久纪念卫国战争胜利日。从那时起,俄罗斯每年的5月9日都要举行阅兵式和系列庆祝活动,仅少数年份推迟举行。

今年红场阅兵式展示的众多装备中,既有现役装备,也有在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期间发挥了巨大作用的T-34坦克和苏-100自行火炮。“这一阅兵式的价值不在于展示军事实力,而是警示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在现场观礼的俄罗斯退休军官卡萨托诺夫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和苏联分别作为亚洲与欧洲的主战场,是抗击日本军国主义和德国纳粹主义的中流砥柱,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决定性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打响最早的反抗枪声,持续时间最长,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以上。苏联死亡人数超过2700万。

“苏联和中国在战争中遭受了最大的人员损失,苏联和中国领土上的战争暴行,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多得多。”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学术主任安德烈·科尔图诺夫指出。

在此期间,中俄两国人民并肩作战、相互支援。苏联援华航空队“鹰击长空”, 许多飞行员献出宝贵生命。在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最危急关头,“东方佐尔格”——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地下工作者阎宝航,向苏方提供第一手情报。苏联向中国提供大批武器装备,中国也向苏联输送急需战略物资,两国携手在大漠戈壁开辟出一条国际“生命线”,为支援彼此反法西斯战争发挥了重要作用。

“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习近平此访前夕在俄罗斯媒体上发表的署名文章中引用了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箴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中俄关系的重要基础。然而,80年后,国际秩序遭遇多重冲击,与错误二战史观抬头不无关系。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赵隆指出,在复杂特殊的地缘政治环境下,纪念二战胜利的活动被强加额外的政治和意识形态意涵。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许涛表示,在此背景下,中俄相互支持对方举办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对弘扬正确二战史观、维护二战胜利成果意义重大。

此访期间,中俄两国元首共同签署并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之际关于进一步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声明指出,中国和俄罗斯肩负维护正确二战史观的共同责任和使命。双方将坚定捍卫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坚决粉碎任何企图篡改二战历史、贬低和抹杀中俄二战历史功绩、抹黑解放者形象的行径,强烈谴责亵渎或损毁二战烈士纪念设施的行为。

声明还提到,为共同捍卫历史真相,不忘亚洲战场的决定性事件对促使日本投降、最终实现世界和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双方将继续以各种形式举行教育、纪念活动,进一步发掘和研究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和日本军国主义罪行证据和史料,并在改变二战历史进程的事件发生地共同举办纪念活动。

王毅在向随行记者介绍习近平主席此访情况时表示,二战的沉痛教训殷鉴不远,唯我独尊的霸权主义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决不能死灰复燃。全世界珍爱和平的人民必须牢记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历史,坚定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坚守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携手为人类争取更加光明的未来。

当地时间5月9日,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结束后,习近平同其他国家领导人一起从红场来到亚历山大花园,向无名烈士墓献花,并肃立默哀。

无名烈士墓前长明火光的映照下,碑文直击人心:“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世长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9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坦克参加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图/新华

维护公平正义,凝聚广泛共识

5月9日下午至晚上,习近平在莫斯科先后会见塞尔维亚、缅甸、古巴、委内瑞拉、斯洛伐克等国家领导人。密集的会见中,“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始终是高频词。

80年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余烬之上,中俄同其他反法西斯同盟重要成员一道,共商建立联合国,共同制定联合国宪章等一系列重要国际文件,奠定了现代国际秩序的基石,确立了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巴黎政治大学教授伯兰特·巴迪指出,二战结束“是新世界愿景的真正起点”。

80年来,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支撑着世界的稳定与繁荣,确保了总体和平的基本格局,推动了人类文明长足进步。然而,今天,曾经寄托了人类美好愿景的联合国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个别国家大搞本国优先、强权霸凌,企图以单边主义取代多边主义,以所谓自定规则取代战后国际秩序。

习近平强调,国际形势越是变乱交织,越要坚持和维护联合国权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持续推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在这一特殊时间节点,相关庆典活动不仅是对过往胜利的纪念,更是探寻应对未来挑战的重要契机。”外交学院副院长高飞指出。作为联合国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俄在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方面肩负特殊重要责任。此访期间,中俄再次发表关于进一步加强合作维护国际法权威的联合声明,强调全面遵守联合国宪章及国际法基本原则,反对滥施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

中俄两国元首还就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亚太局势等问题深入沟通,一致同意推动政治解决各类热点问题。

当地时间5月8日下午,普京同习近平在克里姆林宫总统办公室进行茶叙。两国元首就乌克兰危机等问题交换意见。习近平指出,对乌克兰危机,中方倡导并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认为应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消除产生危机的根源。中方欢迎一切有利于和平的努力,期待通过对话达成一个公平、持久、有约束力并被各当事方所接受的和平协议。

普京高度赞赏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客观公正立场,表示愿不设前提开启和谈,希望达成公正、持久的和平协议。普京还表示,加征高关税违背常理,也不合法,只会反噬自身。愿同中方共同反对单边主义,反对集团对抗,维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9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方队参加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图/新华

两国元首重申将加强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框架内的协调配合,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领衔研究员特列什·马马哈托夫注意到,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团结全球南方”。“中国的领导力不是通过经济或政治扩张获得,而是源于平等互利的合作。”马马哈托夫说。

会见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时,习近平指出,中方愿同包括塞尔维亚在内的世界各国一道,团结合作应对挑战,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和国际公平正义,维护经济全球化成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武契奇表示,塞方赞赏中方坚定支持多边主义,中方的理念和行动增强了国际社会维护共同利益的勇气和信心,塞方愿与中方团结应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带来的挑战。

会见缅甸领导人敏昂莱时,习近平提到了70年来“历久弥坚”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精神。他指出,双方要共同捍卫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

敏昂莱表示,缅方高度赞赏中方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议和与周边国家共建命运共同体理念,愿与中方携手应对共同挑战。

会见古巴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时,习近平指出,作为全球南方重要成员,双方要在金砖、中拉论坛等框架内加强协调和配合,反对强权政治和单边霸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迪亚斯-卡内尔表示,古方支持三大全球倡议,愿与中方共同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维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

会见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时,习近平指出,中方愿同委内瑞拉等拉美国家一道,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推动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行稳致远。

马杜罗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和平发展开辟了光明前景。委方愿同中方加强协调配合,坚持多边主义,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维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

会见斯洛伐克总理菲佐时,习近平指出,中方愿同斯洛伐克等各国一道,团结合作应对挑战,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希望斯方为推动中欧关系不断向好、向前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菲佐表示,斯方支持中方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倡议,赞赏中方在乌克兰、中东等问题上的立场和建设性作用,愿同中方共同坚持多边主义,维护自由贸易规则,维护世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王毅在向随行记者介绍习近平主席此访情况时表示,当今世界,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冷战思维、强权政治、霸权扩张卷土重来。各国处境不同、外交政策各异,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就是都认为应该坚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行径,都支持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都不希望退回到“强权即公理”的黑暗世界。国际社会更加看重中国的地位和影响,期待中国在动荡世界中挺膺担当,发挥稳定和建设性作用。此访期间,习近平主席广泛接触出席庆典的各国政要,同来自三个大洲的多位国家领导人举行双边会晤,就坚定相互支持、捍卫多边主义、抵制强权霸道凝聚起广泛共识。

王毅还表示,此次俄罗斯之行是习近平主席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运筹大国关系和外交全局的一次重大行动,也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又一成功实践。在单边与多边激烈博弈,维霸与反霸深度较量的关键历史时刻,中国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再次勇立潮头、砥柱中流,坚定不移地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站在绝大多数国家共同利益一边,更加鲜明地树立起负责任、敢担当、可信赖的大国形象。

记者:曹然 郭金超 黄钰钦

编辑:徐方清

上一篇:金龟子女儿回应争议:我妈努力一辈子 不就是让我蹭吗
下一篇:印军中将:肯定击落了巴战机 至于数字不想"冒险猜测"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